家长慧—做中国最好的家长学习交流平台
中小学家长慧
态度|深度|温度
微博上热传了一个视频,内容是在一家商场的游乐场内,因为一名女孩误踩了一名男孩的脚,导致男孩的母亲失控咆哮、仪态尽失。
相信这几天大家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里都被这个视频刷屏了吧。
事情出来后舆论一片哗然。
我昨天也看了几遍视频,我当时就在想视频里所呈现的画面不一定就是事情的全部原委,也许还有我们所不知道的,单就视频所展示给我们的,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我们不需要谩骂指责,需要的是引以为戒。
给我第一感觉这母亲过于爱护自己孩子,妈妈大吵大闹之下对孩子的伤害远远超过小女孩“无意”一踩,相比之女孩子的错的影响远远小于让儿子看到母亲歇斯底里的打闹。
这母亲由于自我情绪管理失控把本来正面的力量变得邪恶了。而且由于情绪自我管理失控。这个母亲失去了对孩子言传身教最好的机会。显然这母亲放弃和伤失了这最好的机会。
看到这样的事,我们都会想,如果换做我是这个母亲,我会怎么样呢?
01
沟通很重要
换我,我会先与女孩母亲沟通。让女孩母亲明白这个事让她女儿道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再一起努力让女孩亲自愿意去道歉。
对于这位母亲做法我有几点想法。
一,典型的欲善为恶。为了让一个三四岁女孩道谦不惜与周边劝说之人打起来。最后变成以恶制恶。
二,在公共场所。小孩玩耍,互相碰撞也属正常。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在懵懂孩子面前失去情绪自控而歇斯底里打闹。有失风雅。
三,在家教中,传递给孩子一种撑控幸福能力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孩子学会情绪自我管理的良好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和获得来自父母良好的言传身教。
四,这个母亲的做法让我想起了校园暴力,一个被暴受害者最后变成了新的更接近疯狂的施暴者。其实,这件事对她儿子最重要的影响是当他受到外界伤害时,母亲不是第一时间对他进行安抚而是去跟别人拼命。
看她孩子应该还在二岁以下。刚处在心理依附期。按正常处理方法,我觉得应该先检查孩子有没有被踩到或踩伤。首先去安抚一下孩子的急切需要大人的关怀的情绪。给孩子个及时的拥抱和亲吻。这是最最重要的,就比如在马路上发生车祸。我们应该做的是抢救伤员。而不是放着伤员不管去追究去争论谁对谁错。
到今天早上,有看到文章说,经过调查这男孩曾经在腹部动过手术,所以母亲的情绪才会如此激动和愤慨。所以想想网上对她的谩骂和评论她的确亏,的确冤,但说到底她这处理方式真的很傻。
男孩儿母亲是现世报,她的行为在自媒体盛行的当下遭到猛烈抨击。然而,我想女孩的母亲不是没有错,她是未来报,她对孩子的教育也明显存在严重缺失。这种骄宠教育,一定会发展到有一天这女孩再次闯祸,后果她和她母亲都掌控不了的时候。那时就报了。
有人说宠出来的孩子危险。惯出来的孩子任性。娇出来的孩子脆弱。显然这危险与任性在这小女孩身上已经初见端倪。所以千言万语概括起来一句话,一个人培养一些驾驭情绪的能力,及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的情绪智商,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互动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使自己更顺畅的活着是多么的重要。
02
生活中,总会出现这种现象,对于孩子的打闹惹出来的事端,就真的是不死不休吗?也不尽然,孩子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决于家长的态度。
我儿子的发小,十二年下来两个人无论隔多久没有见面,到一起都有说不完的话,彼此的默契感还是那么的强,羡慕很多同年的孩子!
其实在他们刚会走路时我们两家认识的,幼儿园小班两个孩子同一班,发小有一次把我儿子的脸上抓了四个血淋淋的手指印,发小的额头被我儿子抓了一道痕。
发小的爷爷奶奶当天放学后直接来我家找我们理论,孩子就站在离我们家五六米的地方不过来。我说叔叔阿姨,你问问孩子是什么原因抓他的,如果是我们的先动手先惹了孩子,我和孩子去上你家道歉。
他的爷爷不让,对我说叫你家孩子出来,我不信了,就治不了你家孩子!其实平时他们家爷爷奶奶就很强势的,我说叔叔你把孩子叫过来问问吧,我喊那孩子,那孩子死活不过来,他爷爷就走进我家,喊我孩子的名字,我的孩子从里屋出来了。
我说:叔叔,阿姨看看我们家孩子的脸吧。
说实话,直到现在我想着孩子当时的脸我心里还是有点不忍,心痛呀!两个老人一看我孩子的脸傻眼了,说怎么会这样。我说你们看到了吧,你们回去再问问孩子吧,但是我还是要替我的孩子抓你孙子额头的事说声对不起。
后来两个老人走了。晚上那个孩子的父母提着些礼品来我们家道歉,我说其实你家爷爷奶奶不来找,我绝对不会让你们家知道的,孩子都小,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多么的不好,在学校彼此有个冲突是正常的。就这样,事情淡化了,从那时起那孩子的爷爷奶奶见到我们客气的呀,我是做生意的很忙,他们周末会把我孩子接到他们家吃喝,我们两家现在成了无话不谈的挚交了,两个孩子成为了发小,我很感激我当初平和的心态,让孩子有了一个一起长大的伴。
生活中,我们最有可能成为那位咆哮的妈妈。不仅对外人,即便是自家孩子,稍有不顺心,也可能大吼大叫、甚至不管不顾地动手打孩子。
而我们做家长的除了要管理好自己情绪,不给孩子带来二次伤害,也要教育好孩子,在公共场所的礼貌。
03
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同,我们不希望孩子欺负别人,肯定也不希望被别人欺负。公共场合,尤其是孩童密集的游乐场很容易发生小孩之间的碰撞和争执,因为这里本来就是一个小社会。
大人如果可以及时发现和阻止,都会对孩子之间的冲突和伤害起到防患于未然或者化解的作用。
?那么出门在外,如何管教自家的孩子呢?
1、提前预防是关键
父母要带孩子外出公共场合,可以先提前跟孩子讲好是要去哪儿,都去做什么,到了那儿不要乱跑乱跳,也不能乱发脾气,如果做不到这些要求我们就不去了。比如去朋友家做客,到了要有礼貌,不能人来疯等。
孩子都是讲道理的,只是到了陌生的环境之中,孩子很是兴奋才会表现出与平时不一样的好动,父母提前打个预防针很有必要。
2、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带孩子去商场购物,孩子非要吵着买这买那,如果家长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们就在人群密集的商场哭闹起来。人来人往的,自然不好。妈咪们大发脾气也不是,如果不管教孩子他们又会闹得更厉害。想个招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吧!马上从包包里掏出手机,上面有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包包里还带着孩子平时最喜欢的故事书,递给孩子,或是孩子最喜欢的小玩具。
总之不要大声指责孩子,也不要任由孩子在那儿哭闹,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之后,孩子也会很快不闹了。
3、马上离开现场
如果孩子在商场车站等人群多的共公场合大发脾气,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静下来,带着孩子快速离开现场。而不是让所有人群看到大人和孩子在对峙,这样子即不能解决问题,又会让孩子以为自己握有筹码而更加任性。
离开之后,父母再进行管教,如果是孩子任性不讲理,冷处理的方式也未尝不是个好办法。
4、耐心地和孩子讲道理
遇上孩子在公共场合乱发脾气,父母先要找到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没有满足于他们正确要求,比如他想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父母不给买的话,家长要思考一样。
如果是他孩子自己的原因,父母大可和孩子讲一讲道理,把孩子拿到一边人群较少的地方,蹲下身来,和孩子好好沟通,如果孩子要买的是比较高价的物品,家长可以讲一讲现在家里的情况,父母的收入等等,不要把孩子当成什么也听不懂的小屁孩,很多时候他们还是讲道理的。
其次,教养孩子如何道歉,说“对不起”也是一门学问,家长们不妨看看这个国外视频,强烈推荐?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模板!规范自己的行为,也是在给孩子做榜样。磕碰是孩子的宝贵经历,面对小小的磕碰,家长应该放松些,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不要过分干预,同时管教好孩子。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更优秀的孩子!
学好音标才能学好英语!点击中小学家长慧菜单免费获取英语音标和汉语拼音学习工具。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请在文末留言!觉得文章不错的话,请转发请点赞哟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